您现在的位置是:论坛 >>正文
攻击看区块链从防护安全案例安全之道生态实战黑客
论坛3846人已围观
简介最近有幸参加了在香港举办的Solana Hacker House活动,亲身感受到Solana生态的热度。作为慢雾安全团队的公链安全负责人,我分享了关于Solana安全审计的实战经验,今天想把一些核心内容整理出来,希望能帮助开发者们少走弯路。Solana的账号设计哲学Solana的账号系统让我想起了Linux的文件系统设计,特别有意思。每个账号都像一个独立的"文件",有明确的权限控制和存储空间限制。... ...
最近有幸参加了在香港举办的Solana Hacker House活动,亲身感受到Solana生态的热度。作为慢雾安全团队的公链安全负责人,我分享了关于Solana安全审计的实战经验,今天想把一些核心内容整理出来,希望能帮助开发者们少走弯路。
Solana的账号设计哲学
Solana的账号系统让我想起了Linux的文件系统设计,特别有意思。每个账号都像一个独立的"文件",有明确的权限控制和存储空间限制。但和Linux不同的是,Solana账号需要为存储空间"支付房租",这个经济模型设计真是妙啊!
在实际开发中,我们常见的账号主要有两种:一种是存储可执行程序的Program账号,另一种是存储数据的PDA账号。记得有个开发者朋友跟我抱怨说:"为什么不能像以太坊那样简单点?"其实这种设计反而更灵活,一个交易可以调用多个Program,效率高得多。
那些年踩过的坑
说到安全问题,就不得不提去年Wormhole跨链桥被盗3.25亿美金的大事件。当时我半夜接到紧急电话,分析发现根源竟然是一个简单的系统账号校验缺失!类似这样"低级"的错误在Solana生态中并不少见。
另一个印象深刻的是Nirvana项目的闪电贷攻击。虽然项目没开源,但黑客还是通过逆向分析找到了价格操控漏洞。这让我想起业内常说的一句话:"没有不透风的墙,只有不用心的黑客。"
代币安全那些事儿
Solana的代币标准SPL-token的设计挺有意思的。相比ERC-20,它要求每个token账户都有独立的owner,这在安全上确实更靠谱。记得有个交易所客户因为没做好token-account的owner校验,结果被黑客用假充值骗走了大量资金。
NFT在Solana上的实现也很独特。因为它本质上就是supply=1的SPL-token,所以很多安全考量是相通的。有个项目方曾问我:"为什么NFT的decimals必须设成0?"这其实是为了确保NFT的不可分割性,避免出现"半个NFT"这种奇怪情况。
安全审计实战经验
在慢雾这些年的审计工作中,我们发现Solana项目最容易出问题的几个地方:
1. 账号校验不严谨,就像忘记锁门一样危险
2. Program ID校验缺失,相当于把密钥交给陌生人
3. 重入攻击防护不足,这个在以太坊上已经吃过亏了
4. 代币授权管理混乱,经常出现超额授权的问题
我们团队开发的Badwhale系统已经帮助客户拦截了数十亿美元的潜在损失。如果你正在开发Solana项目,强烈建议在Github上看看我们开源的安全最佳实践。
写在最后
安全从来不是一劳永逸的事。在区块链这个快速发展的领域,昨天的安全方案可能今天就过时了。我们建议项目方一定要:
- 预留安全预算(至少占总预算的5%)
- 建立持续审计机制
- 让高管直接负责安全工作
记住,在加密世界,安全意识就是最好的防火墙。希望这些经验分享能帮到各位开发者,让我们共同建设更安全的Solana生态!
Tags:
相关文章
比特币迎来黄金时代:三大引擎或将推动价格突破19万美元大关
论坛作为一名浸淫加密货币市场多年的观察者,我不得不说现在的比特币市场让我想起了2017年和2021年的牛市,但这次明显不一样。机构投资者正在改写游戏规则,而全球宽松的货币政策则为这场盛宴提供了充足的燃料。机构投资者:从观望到重仓记得去年参加纽约的一次区块链会议时,一个华尔街基金经理还跟我抱怨说"比特币太不稳定"。如今,这些"聪明钱"却成了最积极的买家。美国比特币ETF持有的数量已经达到惊人的130万枚... ...
【论坛】
阅读更多京城秋韵:陶然亭里的Web3思想漫步
论坛北京的十月总是带着几分诗意,"待到菊黄佳酿熟,共君一醉一陶然"这句诗简直是为陶然亭量身定制的。说起陶然亭,那可是老北京的"城市客厅",当年文人雅士最爱在这里吟诗作对。如今,金色财经决定在这处承载着太多故事的历史名园,办一场别开生面的CityWalk活动。逃离城市喧嚣,在古典园林里思考未来说实话,我特别理解现代人那种"都市焦虑"。每天挤地铁、赶deadline,连抬头看天的功夫都没有。这次活动最打动... ...
【论坛】
阅读更多PBS机制:以太坊不可或缺的设计哲学还是过度神圣化的产物?
论坛最近Hasu和Jon组织的一场深度对话特别引人深思,他们邀请了以太坊基金会的Mike Neuder和Flashbots的Chris Hager,共同探讨了一个正在重塑以太坊生态的关键理念——提案者-构建者分离(PBS)机制。这场讨论让我想起了当年互联网从集中式架构向分布式演进的历程,同样充满争议,却又势在必行。PBS的前世今生:一个务实主义的选择说实话,当我第一次听说PBS这个概念时,内心是有些矛... ...
【论坛】
阅读更多